小忆为您推荐:
还记得小时候,春节腊月二十九,家里大扫除,亲把所有衣服翻出来,该补的补,该剪的剪。所有的柜子、抽屉都打开,要收拾收拾。
特别是到年三十晚上的时候,长辈就会说:“还有什么没弄的赶紧弄哈,过了十二点就不让做了啊”。
不只是剪刀。针、顶针、裁衣尺、菜刀——凡是“利器”,干活的家伙,都得收起来,说:“年三十,要和和气气,不动刀兵。”,是三十晚上禁忌。
特别是大年初一的那一天,家里确实不一样。扫帚靠在墙角,不许乱动,怕“扫走财”;垃圾堆在门口,不许倒,要等到初五“送穷”;连说话都轻声细语,怕“惊了神”。
你要是敢干点扫地、洗衣服之类的活,迎来的就是劈头盖脸的骂:“早干嘛了?平常不见你这么勤快,这时候这么勤快啊,放下来!”
这是过年老规矩,听村里面的老人说:
三十晚上动剪刀,来年财路被剪断。
三十动刀破整年。
初一忙,忙一年。
初一那天是全年最舒服的一天,真的啥都不用做,睡懒觉都不带喊你的。那一天就是吃、喝、看电视、玩手机、跑着玩,要多废就多废就行了。
这规矩,听着像迷信,但它和年有关。年,是“辞旧迎新”的节点,民间认为:
这一夜,财神、灶神、祖先都回来了;
家里要“圆圆满满”,不能有“割”“破”“断”的动作;
刀是“割”的象征,动它,等于“割财”“破运”。
所以,收刀,不是怕伤人,是怕伤了“年气”。
现在,自己长大了,这种说法知道是假的,可没到过年,妈妈还是忍不住告诉我们,而我们也不再抵触了。不是怕财路被剪断,是怕那个长大的年,彻底没了影子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