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忆为您推荐:
你小时候,有没有被爸妈叮嘱过:“天黑了,别喊名字!”不是怕吵到邻居, 而是——怕把魂叫丢了。
在北方农村,这是一条铁规矩:夜里不能喊名字。晚上出门玩,不能喊名字,更不能喊全名,最好喊“回来啦”。
还记得小时候,奶奶说的那个故事:
从前有个孩子,叫狗子,住在村西头,他爹娘疼得跟眼珠子似的。那天傍晚,狗子去邻居家看鸡下蛋,忘了回家。
天黑透了,还不见回来,他爹就站在门口喊:“狗子!回来吃饭了!”没人应,喊了好几声还是没人回应。记得他爹又大喊:“李狗子!赶紧回来,几点了,还不回来,想挨揍啊你!”
声音在夜里传得老远。不一会,狗子回来了,可人不对劲了。不说话,不吃东西,半夜突然坐起来,盯着墙角说:“有人叫我……在院外……”
后来请了村里的胡老道,胡老道点了三炷香,在门口撒了一圈灶灰,第二天一看——灰上全是小脚印,从院外来,到门口,又原路回去。
胡老道说:“你喊孩子的名字,等于告诉野鬼: 这孩子叫狗子,姓李,住村西头。 野鬼就顺着名字,把他的魂勾走了。”
后来一家人跪在灶王爷前,连喊七天:“李狗子,回来啦!李狗子,回家啦!”才把魂叫回来。
可从那以后,狗子再没以前灵光了,见人就躲,话也不会说了。
奶奶每次讲完这个故事,总要加一句:“所以啊,天黑了,叫孩子,只准说‘回来啦’,不准喊名字,更不能喊全名,万一有东西,也听不懂是谁。”
在传统观念里,名字不是代号,是“命”的一部分。
叫名字,等于“点魂”;答应了,等于“应召”;尤其是孩子,三魂七魄不稳定,容易被外力牵引。
《酉阳杂俎》记载:“小儿夜啼,勿呼其名,恐为鬼所得。”
所以,我们给小孩取名都要算算,甚至要选吉时,夜里更不能随便喊名。有的地方天黑后,不仅是小孩子的名字不能喊,大人的也不能。
说到这里,特别注意了,自己的生辰八字不能乱给!
小时候不懂,一直以为天黑后真的有鬼出来,后来长大了,才知道那“小脚印”可能是老鼠踩的,“魂丢了”其实是夜惊症,“野鬼勾魂”是大人吓唬孩子的法子。
其实,这是最原始的信息保护。
因为,在二十一世纪之前,特别是农村,那时候不像现在有路灯,到处都是摄像头,那时候丢孩子很多的,偷孩子的人也很猖獗。
所以,家长们为了保护孩子,只喊他的小名,不喊大名。特别是晚上,天黑了视野不好,小孩子玩的太晚的话,回去的路上可能会被坏人尾随,如果喊孩子的名字,会被坏人听到,这样就很危险的。
因此,慢慢的延申出来了这个禁忌:夜里不能喊名字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