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说腊月不搬家,详细说下从腊月初一到除夕,每一天的讲究

usold

小忆为您推荐:

在中国北方农村与部分城市家庭中,有一条流传已久的规矩:腊月不搬家。以“腊月廿三灶神上天后”至“除夕”为最忌之期,这是一项广泛存在于北方民间的岁时禁忌。

以下以时间轴方式,逐日记录这一习俗在各地的表现与依据。

腊月初一  

山西晋中、陕西关中等地有“腊月不动土”之说。  

《山西通志·风俗篇》载:“腊月忌迁居、动土、砌灶,谓之‘封藏’。”  

民间认为,此时天地阳气闭藏,不宜扰动家宅气场。

腊月初八(腊八节)  

但北方多地认为,腊八是“年事起始”,自此进入“年期”。  

《燕京岁时记》载:“腊八之后,婚嫁、搬迁渐止,谓之‘入年关’。”  

河北民间有谚:“腊八一过,门不挪,户不迁。”

腊月十六  

也有部分地区允许搬家,但须“压箱底”。  即:先将一空箱或米缸搬入新居,象征“已住过”,年后再正式迁入。  

山东《历城县志》载:“腊月迁居,必先置空器于新宅,谓之‘占宅’,避‘腊月搬家,人财两空’之讳。”

腊月廿三(小年·祭灶)  

此日为“灶神上天”之日,民间认为:“灶神上天述职,家中无神镇守,若此时搬家,易引外邪入宅。”  

河南、辽宁多地明确禁止此日后迁居。  

《清嘉录》引吴中俗语:“灶君上天,门户紧关,搬家移灶,来年不安。”

腊月廿四至廿九  

此六日为“迎春扫尘”期,重点在“清旧”,不在“立新”。  

搬家被视为“立新”之举,与“守岁”“聚家”氛围相悖。  

江苏部分地区称:“腊月搬家,如年未聚,心已散。”

腊月三十(除夕)  

这一天就不用说了,全天忌搬迁,正常人都不会在这天搬家。  

唯一例外:避难、逃灾者可迁,但须在门口贴“避祸宅”红条,以示非常之举。  

北京风俗志》载:“除夕夜行者稀,迁居者更少,即有之,亦不贺,不迎,谓之‘冷户’。”


“腊月不搬家”的核心逻辑有三:

  1. 岁时闭藏:腊月为岁末,天地阳气闭藏,不宜扰动家宅气场,搬家属“动土”类行为,故禁。

  2. 神灵空窗:灶神上天至除夕夜才返回,家中“无神镇守”,此时迁居,易引外邪。

  3. 家庭凝聚:腊月是“团圆准备期”,搬家被视为“离散之举”,与年节氛围相悖。

文献依据

1.《清嘉录》(顾禄,清):“腊月,人家不迁居,不移灶,谓之‘安宅’。”

2.《燕京岁时记》(富察敦崇,清):“腊月间,除婚嫁外,一切兴作俱止。”

3.《中国民俗志·河北卷》:“腊月廿三后至正月十五前,忌搬家、动土、换门神。”

4.《陕西民俗通志》“腊月搬家,谓之‘走空年’,主来年财空、人散。”

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usold.cn/post/779.html。如发现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作者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« 上一篇 07-30
下一篇 » 08-01

发表评论

请填写验证码
    R0 条回复

相关推荐

门帘不能反着挂,小时候不懂的讲究,原来藏着这么多生活智慧

小时候家里是平房,冬天门上挂的是厚棉门帘。很喜欢在门口钻来钻去的玩,把门帘掀来掀去的,门帘是用钉子挂在门框上的,玩着玩着就掉了,随手就拿起来挂上了,有时没注意把门帘反过来挂了,结果被我妈看见,直接冲过来把我拽开,边摘边说:“门帘不能反着挂...

井水不能夜盖,老一辈人说的讲究,原来是这么回事啊

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住,每天早上醒来,第一件事就是去打水洗脸。外婆家的院子中间有一口老井,井口用青石砌成,边角都被岁月磨得发亮。井边常年放着一只木桶和一根麻绳。有天晚上起夜,看见外婆在井边忙活,她把白天盖着的井盖拿下来,放在一旁。我问她:“...

热门文章

标签TAG

最多点赞

127赞    阅读 2.31w+
35赞    阅读 3.28w+
26赞    阅读 2.05w+
  • weixin reward

    微信打赏

  • alipay reward

    支付宝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