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忆为您推荐:
束脩六礼
束脩在古代指是一束肉干,又称肉脯,类似腊肉。出自战国前期成书的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自行束脩以上,吾未尝无诲焉’”。 在孔子的时代,就有送“束脩”投师的礼俗了。
从魏晋南北朝将束脩定为教育中专有的礼仪,到唐代对礼仪相对完整化。再到宋朝纳入即除腊肉之外,芹菜、莲子等寓意吉祥的物品,形成现在知道的束脩六礼,这种礼仪一直沿袭至明清。
“束脩”已演变为一套完整的“六礼”组合,每一样都有讲究,每一样都寓意深远。这不是简单的“拜师费”,而是一套象征“尊师、勤学、守礼”的文化密码。
六礼清单
肉干(脩)
古代干肉,便于保存,是普通家庭能拿出的“重礼”。代表学生求学的诚意, 也象征师生之间的契约:你诚心来,我尽心教。
芹菜
“芹”音近“勤”,象征勤奋好学,是学生向老师承诺:我愿勤读不倦。
古代称学生为“芹泮”,学校为“芹宫”,皆源于此。
莲子
莲子味苦,代表老师教学的辛劳,象征苦心育才,也寓意“莲心不改”,师者仁心。
学生送莲子,是向老师致敬:您苦心教导,学生铭记。
红枣
“枣”音近“早”,象征早日成才,学生希望尽快学有所成,不负师恩。
民间有早(枣)日登科、早(枣)出成果的说法。
桂圆
“桂”谐音“贵”,寓意“贵在学问”, 象征圆满智慧,“圆”代表“圆满”“周全”。
希望老师智慧圆满,教学无碍,学生学识周全。
红豆
红豆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植物,象征着激情、爱情和友谊。
寓意赤诚之心、宏图大展。表示学生对老师的赤诚之心和尊师重道的美德。
六礼的这几样物品,这不是送礼,而是一次教育契约的缔结。每一样都代表着国人对“教育”最深的敬意:
学要“勤”
师要“苦”
成要“早”
智要“圆”
心要“诚”
礼要“敬”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