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忆为您推荐:
结过婚的肯定知道,没有结过婚的多少也听说过,新娘上轿(车)不能回头。
出嫁的姑娘在上车前,娘家人一遍遍的提醒,不能回头看。上车那一刻被娘家人死死拦住,不许回头看一眼吗?
这不是父母心狠,也不是演戏,而后留下来的老规矩:
回头一望,夫家不旺
一步回头,三年守寡
这规矩北到东北,南到两广几乎全国都有,为什么有这样的规矩,而它的背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?
民间故事
关于这个规矩,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。
清朝末年,山东有个姑娘叫秀娥,长得俊,性子烈。爹妈把她许给邻村富户,可她心里装的是邻家书生。
成亲那天,花轿抬到门口,秀娥被搀扶上轿,眼泪一直没停,当走到村口老槐树下时,她突然说:“让我再看一眼家门”
轿夫刚停,她猛地回头望向自家屋檐,正好看见母亲站在门口抹泪。
就这一眼,出事了。
三天后,夫家来人送信说:“新娘投井了”。原来秀娥嫁过去,发现丈夫是个酒鬼赌徒,当晚就要卖她抵债,她宁死不从,半夜跳了井。
后来有人说,她那一回头,不是看娘,是看命。
她知道,这一去回不来了。
越传越广,越传越多,慢慢的规矩就这么传下来:
新娘上轿,头也不能回。一回就是“回门”的兆头,兆着婚姻不顺,兆着早寡
为什么忌讳
在传统婚俗里“出门”就是“改命”,新娘从娘家迈出去后,身份就变了,是“夫家人”了,不能再恋“旧根”。
回头,等于“不舍”,等于“心不归”,等于向天地宣告:“我不认这门亲”
更深层的是,农业社会怕“回门频繁”耽误夫家劳作,所以用“回头守寡”来吓住新娘,久而久之就成了铁律。
婚礼中的体现
上轿时,现在是上车。兄弟或舅舅(有地方是新郎)要背新娘出门,脚不沾地。
到了轿边,直接塞进去,有人在后面拽衣服,生怕她往回挣。
有的地方,在新娘脚下撒米,或放马鞍,挡住视线,让她想回也看不见。
若实在想看,只能用铜镜反照,叫“照尽不照回”,意思是:照完过去,不再回头。
现在虽然形式变了,但出娘家的这些规矩还是遵守的,还要有人背新娘上车,有人拦着不许她回头。
肯定有人说城里婚礼,司仪会开玩笑:“新娘请回头”。可当音乐响起,新娘眼角泛泪。
这是拜堂仪式了,不是出娘家门,你看新娘出娘家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。
就算城里的婚礼,当新娘想回头看父母一眼时,动作还是被轻轻挡住的。
那一刻,不是迷信,是几代女人,共同咽下的那口气;
是一个女人给爱的他,爱的家最大的愿望“我不回头,你不离弃”。
发表评论